苏州大学 当前位置:苏州大学 > 正文

深入推进动力变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大突破

  • 浏览次数:48       来源:苏州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是摆脱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有效应对各种外部风险挑战的“杀手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突破,关键是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这里推动发展动力变革是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没有发展动力的根本变革,高质量发展就会面临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的“重大瓶颈”,从而无法逾越关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最重要的是动力变革,伴随动力变革是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三大变革的完成,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

明确供需双方新动能的演变方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动力变革包括两大方面,供给与需求,即我们常讲的“供给新动能”和“需求新动能”。高速增长时期的供给动能与需求动能,主要是靠各种要素投入的快速增长和投资驱动,要素动员能力越强、市场竞争越充分,投资增长率就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效果都会递减,甚至完全消失。此时,在工业领域,大量产品的产量就会出现峰值(产量极限),经济发展无法再靠量的扩张来实现,如2023年《中国统计摘要》的数据显示,在32个主要工业产品中,可确认达到产量峰值的产品有23个,其中有4个疑似达到峰值,6个接近峰值,未达到峰值的只有汽车和空调,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4—2015年间和2020年前后。因此,当前经济困境不仅仅是疫情所带来的“疤痕效应”,更主要的原因是传统产业已达到了量的增长极限,速度递减与效益递减叠加。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推动发展动力变革,提高产业产品的创新能力,扭转报酬递减趋势,形成新的报酬递增,即从传统产业质的提升上要增长和效益,通过增加新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主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发展。新供给与传统产品提质增效就是新供给动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在需求端动力转换的规律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投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上。即未来30年经济总量增加主要靠消费而不是投资,消费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投资决定经济增长质量,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源于不同的发展机制。估计未来30年消费与投资两大内需的增长潜力,主要是根据现代化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高水平后经济结构趋同的原理倒推。我们推算,未来我国消费需求有年均7.3%的增长潜力,而投资或资本仅能增长2.3%左右。总之,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动力变革包括在供给动力机制上形成创新为第一动力、发展主要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新模式,在需求动力机制上,主要依靠扩大消费促进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从供需两端着力推动发展动力变革

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全面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建立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核心任务,更是推进发展动力变革的头号重大工程。在许多重要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摆脱传统产业报酬递减规律约束、形成新的报酬递增曲线的关键,同时,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立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创造新供给动能,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最有效的策略。一是要运用系统观念,着眼于全产业链和全创新链来推动创新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把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着力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三个第一”“三大战略集成”“三大目标”。“三个第一”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定位。“三大战略集成”则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其有机联动,一体设计、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三大目标”即加快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激发更广泛的原始创新潜能,为新动力变革提供强大的基础理论支撑。基础研究是科技体系和科学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要有力有效地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着力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人力资本优势,使科技创新的重点更加注重于“从0到1”的原始创新,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深度融合。尤其要着力深化教育与人才体制改革,打通各种限制人才资源优势发挥的主要体制机制堵点,形成崇尚创新、尊重知识、注重人力资本价值及激励机制完善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三是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的研发强度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尽快在各重点行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推动发展动力变革,必须尽快形成“两新”供给动能,即壮大新经济(包括新科技新领域新业态等)和加快传统产业动力更新。发展动力变革的主渠道就是培育新产业新技术,开拓新的竞争赛道。抓住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就是抓住了未来。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变革机遇增多,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全面展开,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迫切需要我们瞄准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变革的方向,以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开辟发展新赛道,促进发展动力的根本变革。早在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确定了要着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丰富和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延,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今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及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我们培育新供给动能的重点。对传统产业来讲,动力更新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升级,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既包括前述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克服报酬递减,也包括最新的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实体经济。

推动发展动力变革,当前最薄弱的是需求动力不足,要着力深化分配端改革,释放潜力巨大的消费新动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推动需求动力转换、建立长效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被长期抑制的巨大消费动能如果有效释放,对解决当前企业效益下滑、通货紧缩压力增大等问题将是“及时雨”,同时,对提高创新的回报率,尽快扭转工业报酬递减趋势也是至关重要的。造成当前我国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难以释放的主要障碍都与收入分配问题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居民消费倾向的不合理下降;二是财富积累机制存在缺陷,未建成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累进制,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三是就业结构升级滞后,导致高端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一方面,大学生失业率较高,另一方面,对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中)形成严重障碍。因此,解决消费问题,必须从分配端入手。扩大消费必须着眼国民经济循环整体,解决收入分配瓶颈。根本办法就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促进居民消费倾向明显回升,使巨大的消费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需求支撑。一是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一完善两规范”的要求,制定和实施“一增一减”的税制结构改革,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同时大幅降低或取消企业的间接税,从而明显降低总储蓄率、提高居民消费率,并为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生产与创新激励。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减少低效投资,提高资本要素的效能,逐步降低投资率,增加可用于扩大消费的资源或能力。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让人们减少后顾之忧敢消费,完善和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的稳定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显著地提高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促进居民消费倾向上升。四是做深做实高端产业链,提高高端就业比重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消费能力的重要途径。五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重点是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做到既减负又提质,既提高居民公共消费支出水平,又增强公共消费外的其他消费能力。六是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时空便利化”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0.295911s